衝壓加工具有高速、高壓的特點,操作過程中存在機械傷害、物體打擊等風險,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程是預防事故的關鍵。以下從作業前準備、作業中操作、作業後整理及應急處理等方麵,詳細介紹衝壓加工的安全操作規程:

一、作業前安全準備
設備檢查
檢查壓力機(衝床)的運行狀態:開機前確認離合器、製動器靈敏可靠,滑塊運行平穩無卡滯,急停按鈕功能正常(按下後能立即停機)。
檢查模具安裝:確保模具牢固固定在上、下模座,凸模與凹模間隙均勻,定位裝置、卸料裝置(如卸料板、頂料杆)完好,無鬆動或變形。
檢查安全防護裝置:確認防護欄、光電保護器、雙手啟動按鈕等安全裝置有效(如光電保護器被遮擋時,設備應立即停機),嚴禁拆除或短接防護裝置。
個人防護
穿戴符合規定的勞保用品:必須穿緊身工作服(袖口紮緊,避免被卷入)、戴防護手套(防止工件劃傷),長發需盤起並戴安全帽或發網,禁止佩戴圍巾、項鏈等易纏繞的飾品。
禁止穿拖鞋、高跟鞋操作,鞋底需防滑(防止站立不穩)。
材料與環境準備
確認加工材料(板材、卷料)的規格、厚度符合模具要求,去除材料表麵的油汙、毛刺或雜質(避免影響衝壓質量或造成模具損壞)。
清理作業區域:工作台麵不得堆放無關物品(如工具、零件),通道保持暢通,照明充足(避免因視線不清導致誤操作)。
二、作業中安全操作
開機與試衝
開機時需確認周圍無人靠近設備運動部件(如滑塊、模具),按設備規程依次啟動電源、油泵、離合器,空轉 1-2 分鍾,觀察設備有無異常聲響或振動。
首次使用新模具或更換模具後,必須進行試衝:先手動盤車(或點動操作),確認模具運動軌跡正常、無幹涉,再進行 1-2 件試衝,檢查工件質量及設備運行狀態,合格後方可批量生產。
正常操作規範
嚴禁用手直接伸入模具閉合區域取放工件或清理廢料,必須使用專用工具(如鑷子、鉤子、磁性吸盤)輔助操作。
操作時集中注意力,嚴禁邊操作邊聊天、玩手機或做其他無關事項,避免因分心導致手部進入危險區域。
采用雙手啟動按鈕時,必須雙手同時按下(防止單手操作時另一隻手誤入模具),嚴禁用腳或其他物體代替手操作按鈕。
加工過程中若發現工件卡住、模具異響、設備漏油等異常情況,應立即按下急停按鈕,切斷電源後再排查原因,嚴禁在設備運行時檢修。
禁止超規格使用設備:不得衝壓超過設備公稱壓力的工件,或在同一模具內同時放置多件材料(避免超載導致設備損壞或工件飛出)。
廢料與工件處理
及時清理模具內的廢料(如衝下來的邊角料),防止堆積過多導致卡模或廢料彈出傷人,清理時必須停機操作。
堆放衝壓件時需穩固,避免堆疊過高傾倒(高度一般不超過 1.5 米),搬運時輕拿輕放,防止工件邊緣劃傷手部。
三、作業後安全整理
停機與斷電
工作結束後,先將滑塊停在上死點(最高位置),關閉設備電源、氣源(液壓或氣動設備),確認設備完全停止後再進行後續操作。
整理剩餘材料和成品,將廢料放入指定回收箱,避免廢料散落造成絆倒或劃傷。
模具與設備保養
拆卸模具時需小心輕放,清理模具表麵的油汙和鐵屑,塗抹防鏽油後妥善存放(避免受潮或碰撞)。
對壓力機的導軌、滑塊等運動部件加注潤滑油,檢查螺栓、螺母是否鬆動,確保設備處於良好狀態。
現場清潔
清掃作業區域的鐵屑、油汙,擦拭設備表麵,保持工作台和地麵整潔,填寫設備運行記錄(如生產數量、異常情況)。
四、應急處理措施
機械傷害事故:若發生手部被夾、劃傷等情況,立即停機並切斷電源,撥打急救電話(如 120),同時采取簡單止血措施(如用幹淨紗布按壓傷口),等待專業醫護人員救援。
設備故障:如設備卡模、電機冒煙等,立即按下急停按鈕,斷開總電源,通知維修人員處理,嚴禁非專業人員擅自拆卸設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