汽車鈑金加工的質量檢驗標準涵蓋尺寸精度、表麵質量、結構強度、焊接性能及塗裝效果等多維度,需結合行業規範(如 ISO、GB)與企業內部標準執行。以下是具體檢驗要點及標準細則:

一、尺寸與形狀精度檢驗
1. 線性尺寸公差
新車製造部件:
車身覆蓋件(如車門、翼子板):長度 / 寬度公差 ±0.5mm,厚度公差 ±0.1mm;
底盤結構件(縱梁、橫梁):關鍵安裝孔間距公差 ±1mm,折彎角度公差 ±1°。
維修部件:
事故車修複件:與原廠件對比,尺寸偏差≤2mm(如車門對角線差≤2mm)。
2. 形位公差
平麵度:
引擎蓋、車頂等大平麵部件:1000mm 範圍內平麵度≤1mm,用塞尺檢測;
衝壓件凸凹麵:局部凸起≤0.3mm(手感無明顯起伏)。
垂直度與平行度:
車門邊框與車身立柱垂直度:≤1mm/m(用直角尺檢測);
底盤橫梁平行度:左右兩側高度差≤1.5mm。
二、表麵質量檢驗
1. 外觀缺陷
衝壓件:
禁止項:表麵裂紋、穿透性劃痕(深度>0.3mm)、嚴重褶皺(影響裝配);
允許範圍:輕微拉痕(深度≤0.1mm,長度≤5mm)、衝壓油殘留(可清洗)。
修複件:
原子灰層:表麵無氣泡、龜裂,用手觸摸無顆粒感,砂紙打磨後粗糙度 Ra≤1.6μm。
2. 塗層質量
漆膜厚度:
底漆(電泳層):20-30μm(用電磁測厚儀檢測,單點偏差≤±5μm);
麵漆 + 清漆:總厚度 80-120μm,均勻無流掛。
附著力:
劃格測試(ISO 2409 標準):用刀片劃 1mm×1mm 網格,膠帶粘貼後脫落麵積≤5%;
耐腐蝕性:鹽霧測試(GB/T 10125):500 小時無鏽跡(沿海地區需 720 小時)。
三、結構強度與焊接質量檢驗
1. 焊接強度
電阻點焊:
焊點直徑:低碳鋼≥5mm,高強度鋼≥6mm,用焊點檢測儀測量;
拉脫力:單個焊點拉脫力≥3000N(通過拉力機測試,斷裂需發生在母材而非焊點)。
CO₂氣體保護焊:
焊縫高度:≥板材厚度的 70%(如 1mm 鋼板焊縫高≥0.7mm);
無虛焊、氣孔(目視無明顯孔洞,超聲波探傷儀檢測內部缺陷≤φ1mm)。
2. 部件強度測試
車門防撞測試:
模擬側碰:用 100kg 重物以 20km/h 速度撞擊車門,變形量≤50mm 且無穿透;
底盤件承載測試:
縱梁承重:施加 2 倍整車重量載荷,卸載後變形量≤1mm。
四、功能與裝配性檢驗
1. 裝配間隙
車身覆蓋件間隙:
車門與門框間隙:3.5±0.5mm(均勻一致,用塞尺檢測);
引擎蓋與翼子板間隙:4±0.5mm,左右偏差≤0.3mm。
活動部件順暢度:
車門開關力:開啟力≤30N,關閉後無晃動(位移≤1mm);
後備箱鎖扣:鎖止後晃動量≤0.5mm。
2. 密封性測試
防水測試:
噴淋試驗:用 80kPa 水壓噴淋車身各接縫處 5 分鍾,內部無漏水(如車門密封條處);
防塵測試:
粉塵環境運行 1000 公裏後,車內灰塵沉積量≤5g/m²。
五、材料與工藝合規性檢驗
1. 材料認證
板材材質證明:
高強度鋼需提供屈服強度報告(≥500MPa),鋁合金需標注牌號(如 6061-T6);
塗層環保性:
水性漆 VOC 含量≤50g/L(符合 GB 24409 標準),禁用含鉛、鉻顏料。
2. 工藝追溯性
衝壓模具編號、焊接參數(電流、電壓)需記錄存檔,便於質量溯源;
修複件需標注維修部位、使用材料(如原子灰型號、焊絲規格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