機械機架加工時,打磨拋光處理是提升其表麵質量和外觀效果的重要環節,通常包括粗打磨、細打磨、精拋光等處理。以下是具體介紹:

粗打磨
目的:主要是去除機械機架表麵的毛刺、飛邊、焊接飛濺物以及較大的加工刀痕等,使表麵初步平整,為後續的精細處理打下基礎。
常用工具及材料:一般會使用角磨機搭配粗粒度的砂輪片或砂紙進行操作。例如,80 目 - 120 目的砂紙或砂輪片較為常用,具體選擇可根據機架表麵的粗糙程度和材質來決定。
操作要點:操作時要保持角磨機的平穩,按照一定的方向和順序進行打磨,避免遺漏某些區域。對於焊接部位,要著重打磨,確保焊縫與母材表麵過渡平滑。
細打磨
目的:進一步降低粗打磨後表麵的粗糙度,減小表麵的微觀不平度,使表麵更加光滑,為精拋光做好準備。
常用工具及材料:此階段常采用砂帶機或手持砂紙進行打磨,砂紙的粒度一般在 180 目 - 400 目之間。如果是一些形狀複雜的部位,還可以使用研磨膏配合油石進行精細打磨。
操作要點:打磨時要注意力度的均勻性,避免出現打磨痕跡深淺不一的情況。對於一些邊緣和角落部位,要小心處理,防止過度打磨導致尺寸偏差。
精拋光
目的:使機械機架表麵達到較高的光潔度,呈現出鏡麵或亞光等特定的表麵效果,同時進一步提高表麵的平整度和光澤度,提升產品的外觀質量和檔次。
常用工具及材料:通常會使用拋光機搭配拋光輪和拋光蠟進行拋光。拋光輪的材質有多種,如棉質、麻質等,可根據機架的材質和拋光要求選擇。拋光蠟也有不同的種類,如白色拋光蠟適用於不鏽鋼等材質,黃色拋光蠟適用於銅、鋁等材質。
操作要點:在精拋光過程中,要控製好拋光機的轉速和壓力,避免因過熱或過度拋光而損壞表麵。拋光時要保持拋光輪與機架表麵的良好接觸,按照一定的軌跡進行拋光,確保整個表麵的拋光效果均勻一致。